一、電線電纜制造業概況
我國電線電纜的產值占電工電器行業近1/4,目前已超過美國居世界首位,是裝備制造業中僅次于汽車行業的第二大行業。我國電線電纜行業的總體規模、總體產能及其增長速度已經躍居全球**,對世界電線電纜的行業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。
2014年,電線電纜制造全年實現銷售收入12502.71元,占電線、電纜、光纜及電工器材制造的82.81%,占整個電工電器行業的23.47%。利潤總額占電工電器行業的20.03%。電線電纜制造企業有3777個,占整個電工電器行業的20%,絕大多數是中小規模企業,大型企業僅75家,占1.99%,中型企業和小型企業分別占13.24%和84.78%。3777個企業中,419個虧損,虧損面為11.09%,同比增加0.37%,虧損額為21.86億元,同比降低3.24%。在電線電纜行業中,2014年,電線電纜行業企業中國有企業的銷售收入占比不足5%,而民營企業的銷售收入占76.84%,可以看出國有企業在行業中早已不占主導地位,民營企業已在行業中占據了主導地位。電線電纜企業在我國東部地區比較集中,*為典型的是廣東、江蘇、浙江三個省份,僅這三個省份就基本上占據全國電線電纜生產企業總數的50%。
二、電線電纜制造行業分析
1、盈利能力略降
2014年,電線電纜制造業的累計總資產利潤率為8.04%,同比降低0.43個百分點。從圖1可以看出,2014年電線電纜制造業各月資產利潤率在上半年比較平穩,下半年增勢明顯。
2014年,電線電纜制造全年累計主營業務成本率為88.53%,同比增加0.31%,從圖2可以看出,各月主營業務成本率呈下降趨勢,前三個季度基本穩定,都在89%以上,第四季度急速下降,年底達*低值82.55%。
2014年,全年電線電纜制造累計三項費用比重為5.99%,同比增加0.08%。從圖3可以看出,各月三項費用比重除12月外基本穩定在5.7%左右,12月略有上升,到8.11%。
2、償債能力增強
2014年,電線電纜制造資產負債率為54.21%,同比下降1.73個百分點,上半年資產負債率小幅上升,相比較下半年大幅下降。產權比率為118.40%,同比下降8.58個百分點,上半年資產負債率小幅上升,相比較下半年大幅下降,表明其償還長期債務的能力逐漸提升。權益乘數為2.18,同比下降8.58個百分點,上半年資產負債率小幅上升,相比下半年呈下降趨勢,全年均值為2.27,高于2013年(見圖4)。
3、營運能力略有下降
2014年,電線電纜制造應收賬款周轉率為6.27次,略低于2013年,各月的應收賬款周轉率基本穩定在0.56次。總資產周轉率為1.61次,比2013年低0.08次,每月總資產周轉率穩定在0.15左右。流動資產周轉率為2.44次,略低于2013年,如圖5所示,每月流動資產周轉率與2013年基本持平,全年平均周轉率為0.67次。
4、成長性優于2013年
2014年電線電纜制造累計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為5.23%,高于2013年1.54個百分點。從圖6可以看出,各月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呈螺旋式下降,12月降到*低值2.3%。
2014年,電線電纜制造資本增長率為10.34%,同比增加6.4個百分點。從圖7可以看出,各月資本增長率上半年增速迅猛,下半年略有下降。
2014年,電線電纜制造利潤增長率為4.78%,比2013年下降0.4%,從圖8可以看出,各月利潤增長率波動較大,上半年*高達26.13%,下半年急速下降,12月為-9.18,總體來說利潤增長率比2013年高。
三、我國電線電纜制造行業技術水平
我國電線電纜行業技術水平總體的特點表現為:重設備引進、輕技術研發,產業技術的一些關鍵領域對外技術依賴較大,大量高技術含量、高附加值產品主要依靠進口。但隨著國內企業對研發的大量投入和技術的不斷提升,以及在政府的有利**支持下,情況已大為改觀,國內形成了一群優勢企業正逐步縮短與外資企業的差距,逐漸打破國外企業在高附加值市場的壟斷地位。
裸線產品與裸線導體制造中,目前我國開發成功的銅合金系列接觸線,技術指標達到國際上同類產品**水平。依靠加強芯材料及導電材料的技術進步,國內已經開發出了多種新型導線。國產各種結構OPGW、OPPC、ADSS產品的設計、設備以及工藝已基本成熟,配套能力完善,產品達到國際**水平。OPGW光電復合輸電線生產及工程應用已具備國際**水平,積累了大量高貴經驗和技術成果。
電力電纜制造技術中的中壓電力電纜至今已全部實現國產化,并有部分出口,此外原材料國產化比重也日益加大。光纜與通信電纜產品中,國內預制棒制造已掌握了批量生產的核心技術,形成我國自己的知識產權。在PCVD+ORIC預制棒制造技術方面取得了長足發張,已制造出可拉絲2000千米以上的預制棒,并在該種預制棒的拉絲方面積累了大量的經驗。拉制光纖能力擴大了一倍,質量達到國際水平。
我國電線電纜制造企業的研發能力遠遠落后于國外的線纜巨頭,當前,在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大環境下,電線電纜行業中不少企業面臨較為嚴重的發展瓶頸,因此,加大研發創新投入,并轉變過去以經營產品為中心的模式,向經營技術、經營服務為中心的模式轉換,實現自身產業升級和技術跨越。使得我國線纜行業真正的從制造大國發展為制造強國。
本文來源:中國裝備制造業發展報告(2015),徐東華主編
徐東華,二級研究員、教授級高級工程師、機械工業經濟管理研究院院長。曾任中共中央書記處農村**研究室綜合組副研究員、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、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研究員。在《經濟日報》《光明日報》《科技日報》《經濟參考報》《求是》《經濟學動態》《經濟管理》等雜志發表百余篇理論研究文章。